
人工智能烧钱的火势越来越大
华尔街日报发文解析,为什么人工智能领域支出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文章认为,尽管投资者曾短暂犹豫,但现在,大型科技公司、政府和风险投资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资金注入AI领域。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演变。
从大语言模型到推理模型
传统的大语言模型需要大量的电力和计算时间进行训练。然而,人们正在迅速找到方法,以减少在用户运行大语言模型时所需的资源量。推理模型则不同,它们基于大语言模型,但在实际运行中消耗的资源(包括芯片和电力)要多得多。
自OpenAI在9月发布其首个推理模型o1以来,AI公司纷纷推出竞争产品。其中包括今年初震撼AI界,以及众多科技和电力公司估值的DeepSeek R1,还有埃隆·马斯克的xAI刚刚推出的Grok 3推理模型。
DeepSeek之所以引起恐慌,是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以其他模型成本的一小部分来训练AI模型。这可能会减少对数据中心和昂贵、先进的芯片的需求。但实际上,DeepSeek推动了AI行业去发展资源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模型,这意味着计算基础设施仍然非常必要。
推理模型的资源需求
推理模型及其相关产品(如“Deep research”工具和AI agent)为何需要如此多的资源?答案在于它们的工作方式。
Nvidia的AI产品管理副总裁Kari Briski最近表示,AI推理模型可以轻松使用超过传统大语言模型100倍的计算资源。这种倍增来自于推理模型在长时间“思维链”中与自己对话(并非所有对话用户都能看到)。模型使用的计算资源与生成的单词数量成正比,因此生成100倍单词的推理模型将使用更多的电力和资源。
当推理模型访问互联网时,资源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如谷歌、OpenAI和Perplexity的Deep research模型。
这个数量的算力需求仅仅是开始。谷歌、微软和Meta计划在2025年共同支出至少2150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其中大部分用于AI数据中心。这将比去年增加45%的资本支出。
科技巨头们的季度资本支出
未来AI有多大需求?
为了预测未来AI的需求量,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简单的等式。等式中的第一个值,是在像ChatGPT这种大模型的内部,处理单个信息标记所需的计算资源量。
1月,随着中国AI模型DeepSeek R1的发布,每个标记的成本(包括算力资源和金钱)似乎会大幅下降。DeepSeek及其相关论文展示了一种方法,可以比美国AI实验室先前披露的方法更高效的方式训练和交付AI。
表面上看,这似乎表明AI未来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仅为当前的一小部分,比如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但推理模型在回答用户提问时需求量的增加可能会弥补这一点。简单来说,如果基于DeepSeek见解的更高效AI模型,将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减少到十分之一,但如果推理模型成为标准,并使对这些模型的需求增加100倍,那么未来AI对算力的需求仍将是现在的10倍。
1000倍增长
这只是起点。随着企业发现新AI模型更强大,它们越来越多地调用这些模型。这将计算能力的需求从训练模型转向使用模型,即AI行业中的“推理”。
Baseten的CEO Tuhin Srivastava表示,这种向推理的转变已经在进行中。他的客户包括在应用程序和服务中使用AI的科技公司,如Descript和PicnicHealth。这些客户发现,随着对自身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他们需要更多的AI处理能力。
未来几年,技术创新和更先进AI芯片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向客户提供AI的系统会比今天高效一千倍。风险投资家Tomasz Tunguz表示,投资者和大型科技公司在赌,未来十年中,由于推理模型和AI的迅速普及,对AI模型的需求可能会增加一万亿倍或更多。
“你键盘上的每一次按键,或你对着麦克风说的每一个音素,都将由至少一个AI转录或处理,”Tunguz说。如果真是这样,他补充道,AI市场可能很快会比今天大1000倍。
SVT-AV1 3.0 Released With Faster CPU-Based AV1 Encoding
SVT-AV1 3.0 brings improvements to its API and hence the big version bump. The API has been refreshed to eliminate unused fields and other improvements.
Beyond the API changes that break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SVT-AV1 3.0 also reowrks some of the encoding presets. On the AV1 encoder side are also a number of new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s:
- Improved mid and high quality presets quality vs speed tradeoffs for fast-decode 2 mode:
- ~15-25% speedup for M3-M10 at the same quality levels
- ~1% BD-rate improvement for presets M0-M2
- Repositioned the fast-decode 1 mode to produce ~10% decoder cycle reduction vs fast-decode 0 while reducing the BD-rate loss to ~1%
- Further Arm Neon and SVE2 optimizations that improve high bitdepth encoding by an average of 10-25% for 480p-1080p resolutions beyond the architecture-agnostic algorithmic improvements since v2.3.0
- Ported several features from SVT-AV1-SPY fork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ceptual quality of tune 0 mode
- Added an avif mode to reduce resource utilization when encoding still images
Details on all of the SVT-AV1 3.0 changes can be found via the AOMediaCodec GitHub repository for the SVT-AV1 open-source encoder.
On a System76 Thelio Major workstation powered by the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0X, I've been running some benchmarks comparing the v2.3 and v3.0 releases using the same build options/software settings and same video inputs. In this straight-forward comparison of SVT-AV1 3.0 compared to the prior release, there are indeed some ni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bserved:
For those interested here are more SVT-AV1 benchmarks coming in across different CPUs.
Windows 11 新增全屏 OCR 和视频编辑工具
微软正在通过 Snipping Tool (截屏工具)测试 Windows 11 对全屏 OCR 的支持。 这将允许用户从图像或屏幕中提取文本,此外还能用它修剪视频。
很少有一款应用程序能像 Snipping Tool 一样拥有如此多的实用功能。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微软在过去几年中对这款应用程序给予了高度关注。 它具有 OCR 功能,支持视频和音频捕捉,还提供了一些编辑控件,这些都超出了你对原生应用程序的预期。
现在,微软正在尝试在剪切工具中加入视频修剪选项。 在最近发布的 Beta 和 Dev 频道版本中,Microsoft 宣布在 11.2501.7.0 版本中为捕获的片段提供视频修剪功能。 出于好奇,我们将 Beta 频道的虚拟机升级到了 26120.3291 版本,但并未在应用程序中获得该新功能。然后,我们又从 RG Adguard 强制安装了上述版本的应用程序,但即使这样,该功能也没有出现。
在右键菜单中没有任何选项,无法使用"剪切工具"打开录制的片段以获得"修剪"选项。 我们甚至还截取了一段屏幕录像,希望获得修剪功能,但也没有成功。
修剪功能可以帮助你将视频切成小块,省略无用的部分。 不过似乎只能进行一次剪切,这意味着你无法修剪视频片段的多个部分。
为此,必须使用像 ClipChamp 这样可以逐帧编辑视频和音频的软件。即使是官方截图也只显示了一个滑块,只对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了调整。 之后,点击"应用"按钮即可修剪视频。
Snipping Tool 的文本提取器非常出色,未来甚至可以从屏幕截图中提取数据表并粘贴到 Excel 中。 除了这项开发,您或许还能从全屏幕中提取文本。
但这有什么不同呢? 目前,您必须截取屏幕截图才能使用文本操作功能中的 OCR 功能。 将来,你可以跳过这个选项,直接启动 Snipping Tool,一次性扫描并截取屏幕上的所有文本。 正如Phantomofearth几个月前分享的那样,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快捷键(Win + Shift + T)。
PowerToys 以前就有此功能,很高兴看到 Snipping Tool 也加入了同样的功能。
电影《哪吒 2》将于 3 月 6 日起在新加坡公映
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新加坡片商表示,电影《哪吒 2》将于 3 月 6 日起在新加坡公映。
IT之家此前报道,《哪吒之魔童闹海》昨天起在港澳地区全面上映,IMAX 场次门票尤为抢手。首日,港澳影院排片由逾 500 场加至超 800 场,这一规模在港澳影史上前所未有。另外,该影片北美开画影院达到史无前例的 945 间,打破大陆地区华语电影北美发行的最大规模。
截至发稿,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 136 亿(136.6 亿,数据仍在持续提升)。目前这部春节档影片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八位,距离前一位的《蜘蛛侠:英雄无归》仅剩 5 亿票房差距。
IT之家小伙伴记得用最会买购买电影票,享受折扣价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返利,预计每张票可以节省 7~15 元!
西山居《解限机》Steam 测试今晚开启:上线全新 PvPvE 模式,开放 6v6 和 3v3 玩法
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西山居旗下科幻机甲游戏《解限机》全球风暴 SteamDemo 测试于今日 18:00 正式开启,游戏现已开放预下载。
IT之家注:本次测试为不限号删档测试,不做任何资格限制,登录 Steam 下载“解限机 Demo”即可体验;测试期间服务器全天开放。
据介绍,本次测试将带来全新的 PvPvE 模式“玛什马克”,还将开放 6v6“边缘战场”和 3v3“王牌序列”模式。
活动信息
【Steam 愿望单】
・“全球风暴”测试期间,驾驶员可通过游戏内指定活动页面跳转至 Steam《解限机》商店页,将《解限机》添加至我的愿望单后即可返回游戏领取“全球风暴”测试驾驶员限定帽子饰品【薪火纪念】;
——【薪火纪念】为“全球风暴”测试 Steam 平台限定活动奖励,驾驶员在测试期间领取【薪火纪念】后,可在游戏正式上线后的公测版本中继承此饰品至 Steam 平台同账号同服务器角色内;
【最终整备作战】
・“全球风暴”测试期间,驾驶员参与玛什马克模式的匹配战斗将有机会拾取到测试限定战利品【最终整备箱】,通过运载火箭提前运输或从玛什马克成功撤离后即可获得【最终整备箱】;
—— 驾驶员开启【最终整备箱】后将可获得随机数量的芯石奖励,并有一定几率获得珍稀掉落实体 1:72 矛隼模型【卓越级・解限机・可动合金涂装 UBP-R02T 矛隼模型兑换凭证】;
—— 驾驶员获得【UBP-R02T 矛隼模型兑换凭证】后,需在“全球风暴”测试结束前通过游戏内【联系客服】进行凭证兑换实体 1:72 矛隼模型,验证资格并登记填写邮寄地址;
【王牌之路】
・为帮助驾驶员更快适应实战环境,S.H.A.D.O.W.特别制定了王牌之路训练计划;驾驶员按照计划每日登录签到以及完成指定任务目标,将可获得丰厚的信用币奖励和驾驶员服装、饰品奖励;
【特勤战术支援】
・“全球风暴”测试期间将为驾驶员自动开启【特勤战术支援】,驾驶员可在玛什马克模式中获得【大型运载火箭权益】和功勋周上限扩展、额外召请信标费用降低、可邮件寄送物品等额外权益;
【绑定补给】
・为确保驾驶员登录账号安全,提供进一步保护,S.H.A.D.O.W.将为在活动页面成功绑定手机的驾驶员发放【路网补给箱 Ⅰ 型】奖励;
简报信息
【新增剧情・玛什马克营救行动】
・S.H.A.D.O.W.在玛什马克地区发现了特伊亚战线的最新活动迹象,派遣的侦察机兵也在此失去联络;驾驶员需驾驶【PGI-X30G1 龙渊】潜入玛什马克展开营救行动,并探寻特伊亚战线的真实目的;
【机兵】
・S.H.A.D.O.W.为本次作战批准了 13 台各具特色,并在战斗中承担不同战术定位的解限型机兵出击权限;驾驶员可通过研发解锁或使用任务功勋币兑换获取机兵参与作战任务;
・经过历次实战演练获得的战斗数据,S.H.A.D.O.W.对部分解限型机兵的武装搭配和作战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了全部机兵的武装效果说明;请驾驶员及时了解最新武装信息和机兵作战参数;
【作战行动】
・本次作战将为驾驶员直接授权开放【6v6 边缘战场】和【玛什马克・多人模式】的匹配作战,以供驾驶员自由选择区域参与战斗;
・通过获得成就积累成就点数,驾驶员还可在达到指定成就等级后获得系统授权,解锁【3v3 王牌序列】【玛什马克・单人模式】【联机对战】等更多进阶模式玩法;
・格纳库大厅界面的【招募】功能和各匹配模式的【设置预选机兵】功能,将为各位驾驶员组建作战小队和参与匹配作战提供重要帮助;
【进阶挑战】
・为更好的辅助驾驶员上手和熟练新机兵,除原有的基础教学关【试飞员】之外,S.H.A.D.O.W.也为所有授权机兵安排了基础教学关和进阶挑战关卡:
【信用分体系】
・为严明部队纪律,S.H.A.D.O.W.将对所有驾驶员在赛季匹配和娱乐匹配模式中出现的消极参战、违规及其他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惩处;信用分过低将导致驾驶员无法参与赛季匹配模式作战,还请驾驶员注意;
—— 信用分全匹配模式共用,驾驶员可通过个人中心查看当前信用分,并点击查阅信用分相关规则;
【改件】
・改件系统上线,驾驶员可通过装配对应结构的【改件】,平衡机兵的操作手感;【改件】在提升一项作战参数时,也会降低同参数大区【结构 / 能量 / 流体装甲 / 机动性 / 火控系统 / 武装 / 稳定性】中的另一项参数;
【驾驶员】
・驾驶员在选择部队身份认证时,可对自身容貌进行自定义调整;而随着格纳库医美技术的功能升级,驾驶员也可在后续对着装、饰品、容貌、发型、体型等进行进一步自定义调整,打造独一无二的个人形象;
【机设】
・全新机设系统上线,驾驶员不仅可通过收集涂料、纹样、徽章自定义调整每台机兵的外观图案和色彩搭配,还可通过获取多份特殊武装蓝图进行装备研发,解锁造型独特的机体和武装外装;
【格纳库】
・格纳库巡视功能开放,驾驶员将以第三人称视角亲自巡游格纳库的各个工作和生活区域,并切实感受到解限型机兵和各类武装的真实样貌与雄伟英姿;
——S.H.A.D.O.W.仍然在对格纳库进行整备和完善中,未来将有更多功能区域和设施解锁,敬请驾驶员期待;
机兵信息
【PGI-X30G1 龙渊】
・中型攻击机,可灵活切换【能量机炮】和【战戟武器】与敌方在中近距离游走作战;具备战术爆甲机能,可在遭受重创时抛弃外甲突击,并再次呼叫空投仓重新装备附加装甲和武装;
【UBP-R02T 矛隼】
・轻型攻击机,能以战术变形的【矛隼形态】高速突进闯入战场上空,对敌方目标倾泻【轻型导弹】【重型导弹】掌握制空权,同时具备优秀的侦察能力和反隐能力压制敌方狙击机兵;
【SLM-M324C 三角龙】
・超重型防御机,可在战术变形的【堡垒形态】自动展开防御全向攻击的附加防盾,并通过伴随无人机拦截导弹攻击,同时也可通过释放【维修无人机】维修附近我方单位;
【KMA-D201 鸣神】
・轻型狙击机,擅于利用【诱饵无人机】【牵引锚爪】和【光学迷彩无人机】武装隐藏行踪,并使用超远射程的【蓄能射束炮】给予对手出其不意的致命性打击;
【PGI-T02 赤霄】
・重型格斗机,通过使用【决斗力场】【干扰烟幕喷射器】【防御力场】的武装组合撕裂敌方防线带领我方单位冲锋陷阵,并挥舞【重型战斧】旋转重击给予敌方单位毁灭打击;
【NGL-XR30 卢米纳尔】
・轻型支援机,可使用【无人机发射器】同时对多台友方机兵进行跟踪式维修,并使用【烟幕散布器】【支援推进翼】驰骋于前线支援,也可切换至【侵蚀形态】锁定和攻击敌方单位;
【SLM-M144 飓风】
・超重型防御机,可通过灵活释放【诱饵无人机】【防御力场无人机】【炮台无人机】构筑强大的防御阵地,为友方机兵提供有力的掩护和较为安全的远距离攻击环境;
【MHI-XT31 比那卡】
・中型支援机,可使用【快速维修组件】和释放【维修无人机】【紧急援护无人机】修复我方单位,并呼叫空投大型掩体抵挡所有攻击阻碍单位移动,为我方创造有利的交战环境;
【NGS-X237A 阿奎纳】
・重型狙击机,具备独特的持续滞空能力,可居高临下在敌方射程之外使用【机动射束炮】远距离狙击敌方目标,还可灵活运用【脉冲飞爪】与【多重锁定雷达】迅速控制目标连续射击造成重创;
【NGS-Y244E 天袭者】
・中型攻击机,能以战术变形的【天袭形态】从空中进入战场,发射【能量爆破导弹】【导弹布撒器】和【能量机炮】对敌方地面目标进行火力压制,还可使用【干扰导弹】摆脱敌方追击;
【SLM-M334F 剑龙】
・超重型攻击机,可在战术变形的【炮台形态】下大幅提高锁定距离和范围,并使用【火箭发射器】【速射火箭发射器】【微型导弹】对敌方阵地进行大范围的地毯式火力覆盖;
【UBP-A04S 黑豹】
・中型格斗机,得益于【格斗防盾】【附加防盾】和【防盾充能组件】提供的优秀防御能力,使用【骑枪】和【盾刃】的组合于乱军从中游走敌阵,击坠对方核心目标;
【SLM-M143 地狱火】
・超重型攻击机,使用【蓄能分束炮】【分束照射炮】【汇聚照射炮】等威力巨大的能量武装组合对敌方目标展开群体火力压制,双手分束炮同时蓄能,还可造成威力巨大的贯穿伤害重创对手;
玛什马克
・通过营救行动的最新情报,特伊亚战线组织正试图利用 EIC 脉冲暴制造更大的全球性灾害;事态紧急,S.H.A.D.O.W.将派遣解限机前往玛什马克清剿敌方据点并回收战略物资,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地点撤离;
—— 为了阻止特伊亚战线的阴谋,玛什马克云集了各方势力不明身份的作战小队进入,请在清理据点和撤离过程中注意避开来自 EIC 脉冲暴和其他不明身份作战小队的威胁;
【辅助装置】
・S.H.A.D.O.W.将为出击机兵自动配置空投【召请信标】【修理站信标】【火箭运输信标】,用于提供召请队友重返战场(单人模式为召请自身)、空投修理站、空投火箭提前输送物资等重要支援;
・驾驶员可通过在玛什马克获取【通用研发数据】解锁【侦察信标】【诱饵装置信标】,并对所有辅助装置信标进行升级(火箭信标除外)和涂染改色;
・开放辅助装置:【大型火箭信标】【修理站信标】【侦察信标】【召请信标】【诱饵装置信标】【武装货柜信标】;
【通用武装】
・通过使用【武装货柜信标】配置通用武装进行空投,驾驶员将可在玛什马克的战斗中搭载各种效果截然不同的通用武装辅助战斗;
・驾驶员可在玛什马克通过缴获战利品或拾取弹药舱获得【通用武装】的补充弹药,并有机会直接拾取目标精英守卫遗落的武装进行搭载使用;
・【通用武装】支持使用对应的研发数据进行武装解锁和升级,以获得更高的武装伤害效果和弹匣容量;
・开放通用武装:【速射炮】【转管机炮】【重型狙击炮】【射束机炮】【分束机炮】【蓄能射束炮】【蓄能爆破炮】【双联火箭发射器】【重型榴弹炮】【轻型导弹发射器】【格斗防盾】【干扰烟幕散布器】【热能剑】;
【飞行踏板】
・通过使用对应的研发数据解锁【踏板套件】,即可与【载具踏板】一起装配组成对应套件的飞行踏板,加入空投配置辅助战斗;
・机兵使用飞行踏板时,无需消耗能量即可保持浮空和移动,加速推进时将仅消耗踏板自身的推进能量;
・机兵站在踏板上时无法使用包括机兵搭载通用武装和自身武装在内的任何武装,仅可使用踏板套件的武装资源进行战斗;
・【载具踏板】支持使用对应的研发数据进行升级,以获得更快的机动性能;【踏板套件】支持使用对应的研发数据进行解锁和升级,以获得更加强大的飞行踏板套件武装效果;
・开放踏板套件:【牵制套件】【狙击套件】【支援套件】【近战套件】【辅助套件】;
边缘战场
【克拉奥布天坑】
・参战小队须占领并守住三处数据节点,以获取天坑控制权。在作战结束前,率先完成数据回收,或是处于领先进度的一方,即可完成本次行动;
【布朗角天文台】
・参战小队须尽可能多地拆除投放于该区域的地层破碎机,若超时未拆除,地层破碎机将自动激活。在作战结束前,率先达成指定拆除数的一方,即可完成本次行动;
【密斯之眼】
・参战小队须从三处数据终端获取发射用的密钥,并将密钥上传至中央发射场的指挥舱。在作战结束前,率先完成上传,或是处于领先进度的一方,即可完成本次行动;
【槟湾航运中心】(原名:水星造船厂)
・参战小队须沿指定路径引导运输车到达中央车间。引导途中,争夺并激活三处信号控制台可助运输车快速行进。在作战结束前,率先到达中央车间的一方,即可完成本次行动;
【格拉西林天空城】
・参战小队须在天空城 3 轮对局中尽力击坠对方机兵。作战期间,可利用维修装置支援我方。抢先击坠 6 台敌方机兵便能获得该轮小局胜利,在作战结束前,率先赢取 2 小局即为获胜。
王牌序列
解锁等级:驾驶员成就等级 16 级;娱乐匹配模式相同;
作战场景:【开拓者号】【西岭升降城】【奥坦提斯工业区】【数据矩阵】;
作战规则:参战双方各 3 台机兵进入作战空间,率先达成 8 次击坠数,或在作战结束时处于领先地位的一方即可获胜;机兵被击坠后,王牌序列系统将自动为驾驶员生成并空投新机兵重返战斗;
ios 一直更新最新系统会卡吗?
个人更关注隐私和安全,平时不玩手游。那么 ios 一直更新到苹果放弃维护,会卡吗?
填补空白,我国首次“向上弹射人体防护装置生物动力学”试验成功
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据中航工业消息,为提高飞行员作战能力,保障飞行员颈部健康。近日,中航工业航宇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和天津理工大学,首次开展了“向上弹射人体防护装置生物动力学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IT之家从官方介绍获悉,随着现代战机向多用途、信息化等方向发展,具备光学显示、定位瞄准、夜视成像等功能的综合显示头盔已广泛应用于作战训练。
综合显示头盔在具备高科技显示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显性的物理特征,即综合显示头盔比普通保护头盔重量增加一半以上,这增加了飞行员的职业风险 —— 飞行员在操作战斗机连续翻滚和加速时,需要不停地转换头部姿态观察外部情况,导致飞行员颈部拉伸和扭转负荷超出耐受阈值,易造成颈部扭伤 / 拉伤、骨折 / 脱臼等损伤,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高速弹射。据统计,在超过 1100 千米 / 时的弹射案例中,飞行员颈椎损伤率高达 37%。
试验时,在弹射模拟控制器上对乘员施加 1G—4G 的向上弹射过载,模拟飞行员弹射时头部佩戴综合显示头盔时产生的甩打效应,通过监测人体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肉上的肌电信号,将主动弹射和被动弹射进行对比,同时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高速摄像阵列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等测试手段,实现毫秒级冲击动态数据的精准捕捉。
本次试验完成了 12 人次共 120 余发次真人弹射模拟,以及 10 余发次假人弹射模拟,获取了不同加速度弹射工况下人体颈部肌电信号和力学特征参数等数据,开拓了“真人 — 假人”协同试验验证模式,成功建立了向上弹射工况下人体颈椎生物力学特征数据库,解决了单一试验手段中数据获取不全等问题,这一突破填补了航空医学防护领域技术的空白,也为新型弹射座椅研发提供了关键性的人体防护工效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