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被曝将推出两款 Z2 系列掌机处理器新品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AMD 今年 1 月在 CES 2025 上发布了三款面向掌机市场的 Z2 处理器,而 @AnhPhuH 昨日爆料称 AMD 将再推出两款新型号 ——Z2 A 和 AI Z2 Extreme。

IT之家汇总如下
型号架构CPUGPU
NPU
Ryzen Z1Phoenix26x Zen4/c4x RDNA3(Radeon 740M)/
Ryzen Z1 ExtremePhoenix18x Zen412x RDNA3(780M)/
Ryzen Z2G Rembrandt8x Zen3+12x RDNA2(680M)/
Ryzen Z2 Hawk Point8x Zen412x RDNA3(780M)/
Ryzen Z2 AHawk Point ?8x Zen4?12x RDNA3(780M)?
Ryzen Z2 ExtremeStrix Point8x Zen5/c16x RDNA3.5(890M)/
Ryzen AI Z2 ExtremeStrix Point ?8x Zen5/c?16x RDNA3.5(890M)?XDNA2 

AMD 此前表示,锐龙 Z2 系列 APU 覆盖从入门到高端的整个掌机市场,承诺将带来主机级的游戏体验,提供数小时的满电游戏续航时间,并通过 FSR 等技术实现高画质,新款掌机将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更优秀的软件支持和更强的性能。

相关阅读:

Read More

DC 电影《超人》发布超前预览片段,7 月 11 日北美上映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DC 电影今日发布《超人》超前预览片段,时长达 4 分 48 秒,这部影片将于 2025 年 7 月 11 日在北美上映,国内目前暂未定档。

新《超人》电影由 IMAX 特制拍摄,此前的预告中还出现了其他漫画角色,包括绿灯侠盖・加德纳、鹰女、莱克斯・卢瑟、路易斯・莱恩、小氪、卓越先生等。本片由詹姆斯・古恩编剧并执导,大卫・科伦斯韦饰演超人 / 克拉克・肯特,瑞秋・布罗斯纳安饰演露易丝・莱恩,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莱克斯・卢瑟。

IT之家注:超人是美国 DC 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于 1933 由杰瑞・西格尔(Jerry Siegel)和乔・舒斯特(Joe Shuste)年联合创作,于 1938 年出售给侦探漫画公司(现 DC 漫画)该角色也是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

Read More

🖼 过敏性鼻炎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5年4月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突破性研究...

过敏性鼻炎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5年4月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司普奇拜单抗治疗中重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一项随机3期试验》(Stapokibart for moderate-to-severe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报告基于IL-4Rα靶点的生物制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成果,亦是中国科学家在过敏性鼻炎领域取得的引领世界的创新性新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司普奇拜单抗能够快速、强效控制患者的鼻部症状,持续显著缓解患者眼部过敏症状,极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Nature Medicine

📮投稿 ☘️频道 🌸聊天

Read More

USB Type-C 一线走天下,还有这些“坑”需要解决

在 2025 年的今天,使用 USB Type-C 接口的设备随处可见。

从手机、平板、电脑,再到小风扇、剃须刀、电动牙刷,这个支持正反插的接口几乎无处不在。

然而,出门一根线,一个接口搞定一切的理想场景,似乎还并没有到来。

接下来,IT之家就来给大家盘一盘 USB Type-C 接口背后,影响我们日常使用体验的那些“坑”。

一、十年,终于普及

去年年底,随着欧盟 2022/2380 通用充电器指令的正式实施,所有在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指定电子产品,必须采用 USB Type-C 充电接口。

随着 iPhone 16e 的发布,iPhone 14 和 iPhone SE 3 也全球下架,即便是苹果也已经放弃了 Lightning 接口,全面拥抱 USB Type-C。

距离首款搭载 USB Type-C 接口的设备 —— 诺基亚 N1 平板发布已经过去了 10 年时间。

▲ 诺基亚 N1 于 2015 年 1 月 7 日在国内正式发布

在 2015 年,我们还看到了不少搭载 Type-C 接口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 乐视超级手机 1

▲ 2015 年推出的 12 英寸 MacBook

十年后的今天,除了上面那些数码“大件”,甚至在台灯、牙刷、剃须刀这些生活电器上,也经常能见到 USB Type-C 接口的身影。

时至今日,如果一款数码新品的充电接口并不是 Type-C,那才是一条新闻。

二、这些小东西,怎么充不进电

相信有不少家友,都遇到过将 C2C 数据线插进上述这些小配件的时候,充不进去电,但使用 A2C 就能正常充电的情况。

这其实是因为,这些充不进去电的设备,Type-C 接口的实现并不规范。

USB Type-C 接口定义

在 USB Type-C 规范中,CC 引脚的电阻用于插入方向和角色的识别。

  • 主机(Source)端会在 CC1 / CC2 上接上拉电阻 Rp

  • 设备(Sink)端对应需要在 CC1 / CC2 上接下拉电阻 Rd

而传统的 USB-A 接口根本不存在 CC 引脚,充电协议的握手都通过 D+/D- 实现,自然可以正常充电。

接口对比

而实现规范的 USB-C 充电器此时便无法识别到设备,无法正常充电。

▲ 小编自用的充电小风扇就有这个问题

当我们遇到这类小设备时,经常还需要备一条 A2C 线和一个 A 口充电头,拖了 Type-C 一线走遍全世界的后腿。

三、看似一样的接口,并不相同

上面下拉电阻的问题,其实只是 USB Type-C 兼容性问题的冰山一角。

尽管 USB-C 基本统一了接口的物理形态,但它背后究竟支持哪些标准,如 USB 2.0、USB 3.0、USB4、雷电 3/4/5、PD、DisplayPort 等,都由设备厂商根据需求决定。

仅仅只看 USB 协议,同为 USB-C 形态的接口,但传输速率可能从 480Mbps 一直到 80 Gbps 的不等。

再加上 USB-IF 多次迷惑的改名,给我们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困惑。

好在 USB-IF 已经浪子回头,目前最新的 USB 市场命名直接明确标注了接口的传输速率。

另一个坑便是,我们把原称“USB 3.2 Gen 2x2”的 USB 20Gbps 设备,插进一些比较老的 40Gbps 雷电 4 的设备时,并不保证能协商 20Gbps 速率,很可能只能以 10Gbps 模式运行。

除了传输速率,我们选购线材时还需要注意其能承载的功率,目前最高规格为支持 48V 5A 的 240W 线缆。

比如,iPhone 包装盒内自带的这根 C2C 线,就是 480Mbps USB 2.0 传输速率、3A 电流、支持最高 60W 功率。

iPhone 原装充电线

这根又细又软的编织线用来给 iPhone 充电已经足够,但想要快速传输数据还是需要购买支持 USB 3.0 标准的高速线材。

四、快充,一个更大的坑

现在手机的快充速度,80W、100W 已经是基本盘。

然而出于照顾用户使用习惯、成本等因素的考量,目前大多数手机出厂附赠的仍是 USB-A 充电器和“魔改”的 A2C 充电线。

即将发布的 OPPO Find X8 Ultra

▲ 即将发布的 OPPO Find X8 Ultra

为了享受满血的快充速度,我们添置一套充电设备时,也需要购买厂商的原装产品。

更麻烦的是,我们在切换手机厂商的时候,经常不得不换掉一整套充电器、充电宝。

好在,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改观。

欧盟已经实施的 2022/2380 通用充电器指令,除了强制这些电子设备采用 USB Type-C 充电接口,其实还有更细致的规定。

只要设备的支持 5V 3A(15W)以上的供电能力,就需要完整支持 USB PD 协议。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国内市场采用 100W 私有快充的手机,在欧洲发售时目前采用不送充电器,但支持 55W PPS 快充的方式。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持高功率 PPS 充电的手机将会越来越多。

▲ iQOO 13 支持 100W PPS 充电

▲ OPPO Find N5 自 15.0.1.302 版本开始支持 55W PPS

欧盟的这一规定目前已经覆盖了下列 12 类产品:

  • 手持式移动电话

  • 平板电脑

  • 数码相机

  • 耳罩式耳机

  • 带麦克风耳机

  • 手持视频游戏机

  • 便携式扬声器

  • 电子阅读器

  • 键盘

  • 鼠标

  • 便携式导航系统

  • 入耳式耳机

这项规定,还要在 2026 年 4 月 28 日将该规定进一步扩展到笔记本电脑领域。

出于现实情况的各种限制,USB Type-C 已经是我们实现“一线走遍世界”目前最好的解法。

在用户体验上实现真正的统一,还需要标准互相开放、各个品牌间的协作等不少工作要做。

我们可能不能期望所有设备都搭载超高速、超高功率的 USB Type-C 接口,但至少希望不要省掉那颗 CC 识别电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