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今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国内首套可以 360° 无死角观看、监测海面及海洋环境的船舶之“眼”,顺利完成海上无人船舶科研试验项目的目标识别任务。该装置不但在白天能看得远、看得准,还在夜晚或大雾等极端海况下也慧眼如炬,可以全天候对海上目标进行远距离实时识别与监测。
▲ 图源哈工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IT之家从官方介绍获悉,蔡成涛教授带领研发团队聚焦智能视觉感知系统的关键难题,历经 14 年技术攻关,解决了环境感知、目标探测等技术应用领域的“看不见”、“看不清”和“看不懂”三大难题,研制出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
针对全景拼接技术对实时、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性能的迫切需求,研发团队通过特定的环形对称镜头排布,多镜头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上下两层排布协同工作,打破了传统视觉系统在视野盲区、广域感知和高分辨率细节平衡、全天候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瓶颈。
系统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双模数据,增强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感知能力,有效提升了低光照下的全景图像采集质量。通过设计轻量化小目标检测与全景图像动态捕捉技术,成功实现了多镜头协同的低功耗实时高分辨率全景拼接成像、异源图像协同感知以及全景图像智能感知,为智能化无人设备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该研究成果在智能船舶、环境检测、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视觉识别中表现出众,成功预判并预警了数次因视野盲区所导致的船舶碰撞,已应用于全国首艘科研试验船“海豚 1”,并在多个企业的视觉航海感知系统、拖轮上的视觉自主靠离泊环境感知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